資產重組作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,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納。今天,本報經濟部與中國汽車報聯合主辦了“東風模式與國企改革”研討會,與會的專家、學者和有關部門領導,在對東風日產合資重組案進行了全面解剖后認為,國有企業應該充分抓住當前的市場成長機會,通過重組調整結構、轉換機制,迅速提高企業競爭力。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清泰等領導同志出席了研討會并講話。
東風汽車公司是我國汽車工業三大集團之一,2002年贏利達到61億元。為進一步加快改革發展,2002年9月,東風與日產簽署了50年長期合作協議。根據協議,東風以約60%的存量資產出資,日產出資現金10億美元,成立股比50對50的合資企業-東風汽車有限公司。這是目前我國汽車行業規模最大、人員最多、合作層次最深、領域最廣的合資項目。公司注冊資本167億元,員工74000人,產品涵蓋商用車、乘用車、零部件和汽車裝備。合作范圍不僅涉及雙方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日方還將提供包括產品規劃、采購、物流等各方面管理經驗,涉及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。東風利用日產提供的補償金,順利完成了主輔分離,同時,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慣例,搭建起了較為規范的母子公司體制框架。今年7月1日,合資企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運營,前不久又提出了中期事業計劃:到2007年,銷售臺數、銷售收入分別比2003年翻一番,營業利潤達到80億元。
東風重組引起了企業界、經濟理論界和有關部門的關注。在研討會上,大家對東風提出的“合作競爭,融入發展”的戰略和重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,并就有關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方面的問題做了廣泛探討。與會同志認為,國有企業改革的關鍵是引入新機制。通過從外部引入新的資本形態,可以推動國有企業轉換機制。結構調整和機制轉換是國企改革的兩大任務,東風日產合資恰恰在這兩個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。新資本的引入,帶來了新的技術、管理、機制和觀念。東風在合資重組過程中還妥善處理了歷史遺留問題,順利實現了新老機制的轉換,制定了產品結構調整計劃,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- 發表評論
- 我要糾錯